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內外關係2


9/17是日本的「敬老の日」(けいろう、ひ),這一天日本全國都放假,就像台灣的重陽節。藉著「敬老」這一天傳達對長輩們的感謝,也希望大家多陪陪他們或者是打通電話給等候在家的爺爺奶奶。在台灣的語言之中,其實也有「內」、「外」之分。自己的奶奶在台語裡被稱為「內嬤」;而外婆則是「外嬤」。從中文來看,在我們的語言之中也有「內」、「外」分別。

上次提到在日語的敬語中有尊敬語和謙讓語之分,說話對象不同,所使用的文字也不同。頭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在日語中,我們稱呼自己的父親為「父」(ちち);母親為「母」(はは);丈夫是「夫」(おっと)、「主人」(しゅじん);太太是「家内」(かない)、「妻」(つま)。如果將這些稱謂換成中文的話,自己的父親,我們稱為「家父、家嚴」;母親為「家母、家慈」;丈夫為「拙夫、外子」;太太為「拙荊、內人」。稱呼對方家人時,我們會說「令尊、令堂」等。似乎中文和日文之間的聯結是隱隱存在的。

在職場的關係中,除了平級的同事之外,我們還有上級和下屬。對上級說話時要會使用尊敬語;當其他公司的客人來拜訪時,這時候我們在稱呼己方上級就不會在上級的名字後面加上「さん」,語言中所使用的文字也會改成謙讓語。在公司內部時,自己是「內」;其他同事是「外」,所以對他人我們會有使用尊敬語或是謙讓語的情況。而當有訪客時,客人就是「外」,我方之人即成為「內」。對客人要用尊敬語;而內部的同事就一視同仁要使用謙讓語了。

「內」除了指我之外,在工作場合之中就放大到整間公司。或許是語言的關係、又或許是社會文化氣氛的影響,日本人對公司的歸屬感相當強,大家共同經營這個如同家一般的地方,共同努力共同成長。家,對我們是使命,也是責任,認真經營我們得每分每秒,就是對這個家、對自己最好的回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