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從御宅到阿宅~
作者:林佑澤
「宅男」、「宅在家裡」、「宅經濟」。電視與網頁新聞上,常常看到「宅」一詞。「宅」成了現代動漫愛好族群的代名詞,也被用來指稱不常出門的隱蔽青年。但是你知道嗎?新聞報導上的「宅」,其實充滿了誤解與扭曲。真正的「宅」是什麼意思?以下將從日文字源與御宅族群,來進行說明。
日本的宅:
根據中森明夫在1983年,於雜誌「漫画ブリッコ」上連載的「『おたく』の研究」,所介紹的定義,おたく指的是對興趣事物非常熱衷的人。(依照剛田斗司夫的說法,在更早之前,就有人在使用「おたく」一詞,故中森氏並非該使用法的發明人。)
早期使用的「狹義的御宅」,指的是有在參與動漫畫作品的同人活動的人;近年來則加入了更多的涵義,變成「廣義的御宅」,把「在一般社會價值觀上,所不容易理解的嗜好上,極度熱衷,而相對地溝通能力下降的人」這種負面的解釋,演變成「對特定事物,抱持強烈關心與深入知識的專家」。
「お宅」在日文中,原本是第二人稱代名詞,常用例:「お宅の子供……」(府上的小孩……)。最早是於在1982年,畢業於慶應大學的動畫業界人士之間,所愛用的特殊用語,故有對動漫同好的菁英份子、在動漫上有特殊專精的人的尊稱。後來當「お宅」成了特定族群的稱呼後,為了與原本日文的第二人稱用語做區別,一般會用片假名寫成「オタク」。
在日本,並不把御宅限定於動漫同好族群,通常都是興趣在非主流文化上。像是喜好軍事兵器的人被稱作軍事オタク(軍武宅),喜好電車的被稱為鉄道オタク(鐵道宅)。只是因為在市場上,喜好動漫的御宅為多數,又容易被注意,所以常常會被直覺聯想到喜好動漫的族群。
在更最近(推測2006~2007),出現了ヲタク的寫法。因為原本的オタク在社會上,常常會有個性陰沈、不善溝通、不喜外出的偏見,尤其電影《電車男》電影賣座,加深社會對御宅的刻版印象。為了擺脫這層固有的負面印象與舊御宅的世代差異,才誕生出這種用法。
台灣的宅:
約在2003~2004年,筆者在大學的動漫社團裡,當時電視媒體尚看不到「宅男」一詞,在社團同好與網路討論版之間,就已經在使用「御宅族」一詞來稱呼彼此。之後因為社團和討論版上,男性與女性的討論重點與喜好常常會不同,於是開始劃分出「宅男」與「腐女」的區分,而那其實就像是「俊男」、「美女」這種依照性別,修飾詞也有所不同的趣味性劃分,也帶了點自嘲的成份在裡面。
後來新聞記者也許注意到網路上,這群數量龐大的討論族群,也可能是注意到充滿報導價值的大型同人誌販售會與角色扮演,所以也跟著使用「御宅族」與「宅男」一詞。又正好電影「電車男」在台灣也風行了一段時間,世人開始知道在社會上,有一群被稱呼為「御宅族」或「宅男」的群眾。
但是普遍沒有日文能力與相關背景知識的大眾,面對這個近期興起的流行用語,很容易就望文生義,誤解宅男的「宅」,就是中文裡,家庭住宅的「宅」。又日本的日劇或動漫畫中,描述御宅族時,也常常出現隱蔽青年的形象,更加深了誤解的成型。於是台灣普遍大眾,開始把不常出門,躲在家裡沉迷網路,或喜好動漫畫的人,稱作宅男。(所以筆者常常會反問誤解的人說:那為什麼不叫「家男」?)
緊接著,如同日本的「廣義的御宅」一樣,「宅男」一詞也被加入更多的涵義。把交不到女朋友,或不善與人交際的人也稱作宅男。「宅」一字也被拿來當動詞用,過去都是講「窩」在家裡,或是「龜」在家裡,現在則多出了「宅」在家裡的用法。又因為網路產業茁壯,居家消費的人也變多,動漫相關產業也逐漸受到重視,開始出現「宅經濟」一詞。
雖然台灣普遍動漫同好都會堅持「御宅」的日文原意,且台灣的動漫同好大多都不是隱蔽青年,所以對現今台灣大眾曲解「宅」的意義,是很不高興的。尤其它的原本是有尊稱「擁有專業技能的菁英份子」的涵義在,對被用來蔑稱與歧視的行為,更是怒不可言。然而語言文化本是多數決下的無情機制,將錯就錯是很常見的,縱使動漫同好們大多會仔細說明給不知道的人聽,也無法改變新聞媒體上,知名人士們的誤用與帶動。
筆者目前看到在台灣,目前最新的御宅稱呼是「阿宅」,出自台灣角川在2007年出版的「我的老爸是阿宅」。也許這就像「ヲタク」一樣,為了擺脫大眾的負面形象,並明確指稱喜好動漫畫的同好們,才誕生出來的新名詞。姑且不論該書譯者是否有這種目的,也不知是不是這位譯者發明「阿宅」這一詞,但筆者真的認為,「阿宅」這種講法也挺可愛的,不失為一種好翻譯。(雖然在劇情裡面還是貶意)
What is 同人誌?
什麼是「同人誌」?這是從日本來的用語,當然就得從日文原意來解釋。首先,同人誌是簡稱,完整是叫「同人雜誌」。「雜誌」大家都懂,但「同人」是什麼意思?根據日本雅虎辭書解釋:持有相同興趣的人。即同好之人。而「同人雜誌」是:由一群具共同想法、目的、傾向之類的同好們,所編輯、發行的雜誌。只是就算是「個人誌」,與前述的定義有些不同,也是能被當做是同人誌。因此最普遍的定義還是:由執筆者自己擔任發行人所製作的雜誌。這種解釋較符合實際情況。此外,其反義語是「商業誌」。雖然同人誌本來並非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,但是現今的同人誌要去區分是否有營利性是很難的,因此這兩者的差別還是只能用流通販售的方法來區分。
最古老的同人誌,原本是從純文學領域發跡的(散文文學與韻文文學)。1885年,由尾崎紅葉和硯友社的人,所發行的『我樂多文庫』,被認為是日本同人誌的先驅。而這個創作形式傳到漫畫界,開始有希望成為漫畫家的人,與同好們同組社團,或是大學社團(漫畫研究社),開始了漫畫形式的同人誌創作發行。後來以動漫畫為主題的同人誌,在市場上的佔有率越來越高,漸漸地人們開始忘記純文學同人誌,把同人誌的印象集中在漫畫型態上。
同人誌有分成兩種類型。一種是原創類,既故事內容與人物角色,都是執筆者原創出來的作品。另一種是改編類,又稱「二次創作」,執筆者拿其他現有的動漫畫作品,進行改編或重新創作。後者類型的作品也許有人會認為有版權問題。其實在日本,只要未經原作的著作權者同意,擅自逕行二次創作並販售,就算著作權侵害。有不少企業對這方面的限制既嚴苛又積極,但也有許多公司認為這是消費群的延伸,可以當做是種宣傳,只要沒有對原作有傷害的內容,或是過度反社會的敘述,一般多會默認這種行為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人做米老鼠與唐老鴨的同人誌,因為迪士尼很會告人。
通常同人誌一本多是薄薄幾頁,要價就要一百五十元台幣左右(通常不低於一百元,到兩百元的也是有)。因為同人社團是自費出版,加上少量印刷的關係,單價不定這種價格,是會賠錢的。各位如果去購買同人誌,可不要不識相地想要殺價,或是嫌棄本子薄價格高,那可是公認沒禮貌的行為。通常同人攤位會提供試閱,可以看看再說,不喜歡不買也沒關係。但筆者保證,有不少同人作家的作品,是真的值得花錢去購買的(看FF排隊的人龍多長就知道)。
What is コスプレ?
這是Costume與Play所合成的和製英文,中文譯做「角色扮演」。指裝扮成動漫畫或電玩內的人物角色之行為,藉此體會成為或詮釋該角色的樂趣。雖說是和製英文,但英文表記的Cosplay已經是全球通用的單字了。角色扮演的玩家,日文是叫コスプレヤー(Cosplayer),在台灣則是直接簡稱叫Coser。
如果單純以角色扮演的行為,去考究其中的先驅,可能得從公元前八世紀,希臘的吟遊詩人扮演《依里亞德》和《奧德賽》的角色,或是吉普賽人透過演出神話傳說與吟遊彈唱,來賺取盤纏的行為,都可稱作角色扮演。以近代的角色扮演來說,最早裝扮成劇中人物的活動,是在(有萬聖節扮裝傳統的)美國,於1960年代後半舉辦的SF大會之類的活動中,舉行裝扮「星艦奇航記」等SF作品的人物的扮裝大會(Masquerade)。而日本也在當時受到美國影響,掀起SF風潮,以服裝秀的形式,把這套系統給帶入日本。
後來角色扮演的行為不再局限於SF作品,延伸到更廣泛的動漫畫領域去,開始在同人誌即售會活躍,漸漸的角色扮演的觀念才宣傳開來。後來在1984年,美國洛杉磯舉行世界科幻年會上,前往參與的日本藝術工作室「Studio Hard」行政總裁高橋伸之,把自立演繹角色的扮裝性質表演藝術行為,正式以「Cosplay」來表示後,就這麼開始普遍使用這個用法。
在台灣,雖然已經出現一些專門店,可以幫助人家製作衣服。但在早期,大部分都是玩家自己製作的。有不少人物的裝扮整套下來,上萬塊台幣跑不掉,但也有一些較簡單的,只要幾千塊就能搞定。而且通常角色扮演玩家會去扮演角色,都是基於愛好該人物的心態,所以對服裝的完成度是很講究的。筆者身邊有認識角色扮演玩家,為了扮成布袋戲劇中角色,特地前往虎尾,尋找與該角色衣服相同的布料。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布袋戲偶的服裝布料有些不好找,布料的紋路細緻又講究,不是隨便一塊同色的布就能頂替,不然扮起來會不像。
曾經有人問角色扮演玩家,怎樣才是Cosplay?其中最經典的回答是:要有「愛」。也就是對所裝扮角色的「愛」。一般廠商造勢而邀請一些工讀生裝扮成作品中的人物,或是有政治人物假扮成布袋戲的人物,卻發現他們的言行舉止都不符合該角色會有的行為,就是因為沒有「愛」,講白一點,就是不懂自己在扮誰。
筆者曾在新聞上看到王金平扮演成布袋戲的一頁書,當他講「在下」兩個字,筆者差點沒跌倒(一頁書是用「吾」自稱)。而筆者曾聽身邊朋友分享過經驗,在某一場同人誌即售會上,看到有人Cos成「犬夜叉」的殺生丸,於是上前詢問是否能拍照。那位Coser只是眼神冰冷地看著她,於是朋友就拍了照。可能有人不懂這互動是什麼意思,因為殺生丸就是這樣的個性,那位Coser是表現出殺生丸可能的反應,即她連內心也在Cos殺生丸。這樣,大家就可以了解Coser對該角色是否有「愛」的差別。
各位如果也想嘗試Cosplay的話,記得要選對時間與地點。不在不適合的場合進行角色扮演是不成文的共識。在FF或大學動漫社招攬新生時,玩角色扮演是可以的,但是不要穿成那樣去逛街。就算秋葉原隨便都看得到Coser逛街,也請不要想說扮成蜘蛛人去逛台北地下街。也必須避免選擇過度暴露的裝扮,還要慎防偷拍的情況。想拍攝Coser的攝影玩家們,也請在拍攝前,得到對方的允許,不可擅自偷拍。也請在拍完之後,向對方說聲「謝謝」。想公布Coser照片一樣也要經過同意,筆者所拍的Coser照片都經過對方同意刊登。以上都是關於Cosplay的基本的禮儀與規範。
What is 痛車?
痛車是指在車身的外觀上,將動漫人物的圖樣以彩繪或貼紙的方式,裝飾到上面。通常是汽車、機車或腳踏車。在日本,也有巴士外觀貼上動漫人物角色的例子。最大的就屬全日空在波音747-400和波音767-300上,彩繪神奇寶貝的圖案。
之所以稱為「痛車」,有兩種說法。一種是因為其所費不貲,價格讓人痛到荷包裡,所以才用「痛」這個字。另一種是在日本經濟起飛後,出現許多設計奇特的進口義大利車,從「イタリア車」轉化成「イタ車」,再出現漢字寫法,套用到今日所指的,繪有動漫人物圖案的車子上。另外也有「讓人看不下去的非常識性(主要指動漫人物圖案)車子外觀」的說法,只是這比較像望文生義的解釋,應該不是正確典故。
早期多是直接彩繪在車身上,隨著日後大型彩色輸出的進步與普遍,現在大多的痛車都是使用黏貼的方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